首页 > 信息速递 > 学术聚集 > 正文

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

      224,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怎么办?笔者以为,扬州应继续发扬申遗精神,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城市。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

      在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三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聚合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形成的统领协调作用,可以帮助沿线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大运河文化带中的字很重要,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

      二是可以更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大运河文化。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并创造新的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廊道。当前已经进入文化引领的时代,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传播,我们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三是唤醒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可以唤醒全民族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四是可以推进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打造新时期大运河特色文化。我们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研究大运河文化,挖掘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为后人留下经过我们创新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是为了留给中华民族后世子孙一条真实的运河,一条可以看见、能追根溯源的运河。 

       五是可以促进运河城市加速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大运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可以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创意手段,将运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优势文化产业,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助推文化强国。

      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扬州充分发挥牵头城市的作用,一是当好示范,二是协调牵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扬州来说,是又一次新的战略机遇。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扬州仍需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当文化带建设的示范城市,二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动机制的形成。

      当好示范者。扬州应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号召,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首先要做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示范,坚守保护规划的红线,严格遵守《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扬州段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好。二是加强运河生态文明建设,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抓手,保护好运河生态。三是传承运河文化,深度梳理与挖掘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确保扬州段大运河文化永世传承,发扬光大。四是利用好大运河推进文化强市、经济强市,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整合运河资源,发展运河文化产业等高端产业,建设运河名城。

      推进联动机制建立。扬州作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牵头城市,应推动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探索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整合各地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整体实现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是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二是要继续发挥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建立的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推动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文化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三是推动国家有关部门整合运河沿线的研究成果,推进运河学的建立。四是推动沿线城市合作推出一些文化、出版等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

      扬州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突破口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绝不仅仅是文物保护,也不仅只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它应该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具体应包括大运河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弘扬、运河功能的发挥、运河生态的建设、运河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高起点规划,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一是要注重区域合作。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二是要注重部门协调。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协同发展、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态势,从而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治理的关系,遗产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关系,遗产管理与水利航运管理的关系,文化功能与航运功能的关系,协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履行牵头城市职责,打造大运河遗产保护第一城。扬州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牵头城市,在后申遗时代,要按《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依据《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办法》,将扬州段保护好。合理设置保护标识和保护界桩,进一步完善大运河遗产档案,全面采集现存实物信息,使现存历史信息获得真实、全面的永久保存。加强环境整治。同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在大运河遗产的利用上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防止追求功利,过度开发利用。

      加强现代化改造,提升扬州段水利航运功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今天,大运河的水运功能仍然有比较优势。扬州要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加强大运河航道的现代化改造,建设现代化的装卸码头,采用先进的导航设备,实施自动化管理,全面提升大运河扬州段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凸显运河生态,打造生态走廊。大运河沿线有众多湖泊河流的广大水面、湿地,是中国东部一个巨大的生态调节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大自然调节器、生态走廊。扬州要在运河沿线全面开展断污工程,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扬州正在推进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就是保护大运河生态的一个创新做法。

      拓展景观效益,提升扬州运河旅游品质。扬州的运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运河为扬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成长空间。扬州要理直气壮打出上北京登长城、下扬州游运河的口号。要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融合古运河、瘦西湖、古邗沟等城市运河水系,并向上下游延伸到宝应和瓜洲,兼容邵伯湖、高邮湖,为扬州旅游建立更为系统和宏观的规划与管理,并进行全新的设计包装和创意衔接,在延展旅游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上下功夫。将景观欣赏、水工设施体验、地方文化品鉴、美食品尝、游戏等内容创意化整合,并带动七河八岛、邵伯湖、高邮、宝应等地的旅游。政府要制定政策、强化监管,把大运河旅游产品变成一个富有投资价值的平台。对开通的扬州邵伯高邮大运河水上旅游专线要深度开发,展示大运河沿线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融合,推进文化传播。要让运河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要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对大运河及扬州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同时,运用研究成果打造特色的运河文化展示馆,以运河文化带动旅游。要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展示水平,形象生动地再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重要场景。

       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强市。运河是扬州的根,文化是扬州的魂。要通过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弘扬运河文化,加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市。我们应深入挖掘整合扬州运河沿线的优秀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创意的思想,发展高端产业,构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扬州应在保持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将运河遗产和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要通过运河文化的建设推动运河经济的发展,同时又通过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

地址: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教学主楼六楼 邮编:225009 电话:0514-87975626 传真:0514-87975833
CopyRight @ 2014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