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速递 > 学术聚集 > 正文

李广春:展示运河文化形象的“扬州探索”

 

   省委主要领导要求,把江苏段建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文化形象全国向往着江苏。他也希望扬州全市上下抓住机遇,建设人们心目中的扬州,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第四次辉煌。扬州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有着文化的辉煌。要争创第四次辉煌,展示运河文化形象,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彰显其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时代价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利用好作为保护好、传承好的最有效手段,把文化作为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最持久的发展动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努力把理念变现、口号落地,不尚空谈,不图虚名,脚踏实地,着力以文兴城,久久为功,使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成为展示运河文化形象的江苏代表。

    一、强化文化标识,打造城市经典

    扬州正在打造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为运河城市的扬州,美食、园林、工艺美术是远近闻名的城市经典,是鲜明的扬州文化标识。这些城市经典经久不衰,代表了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生活水平。文化固然有琴棋书画类的艺术文化,但也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文化、探索人生意义的哲学文化。文化不仅包含生活、生产,而且还有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体现该地区人的精神风貌的生机。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树立大文化发展观,强化文化标识意识,着力打造一批传世的城市经典。

    一是文化造城。城市的竞争看起来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实则背后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自觉地用文化为城市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彰显文化功能,在城市经济中放大文化价值,在城市建筑中注入文化元素,在城市管理中体现文化情怀,用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为大运河城市美颜、塑形、铸魂,既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又使现代文明与时俱进,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二是品牌立城。扬州历史上的繁盛,不仅仅表现在其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诗歌,那些老字号更是见证了淮左名都的风采。谢馥春、冶春、富春、戴春林、三和四美、共和春等等,它们用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品牌,这些品牌在繁荣城市文化、造福于民的同时,也积淀为城市文化,更成为城市最显著的文化标识。现代发达城市大都拥有代表性的知名品牌和品牌活动,它们体现了城市的实力、活力、魅力。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把培植知名品牌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建筑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用心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品牌活动,以展示运河城市的文化形象。可以说,知名品牌林立之时,就是扬州文化繁荣、再创辉煌之日。

    三是发展兴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相生。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发展好了,文化发展自然就会好,但经济发展不好,文化想发展也很难。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有功夫在诗外的思维,跳出狭隘的文化建设套路,始终把城市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用心营造”“营商氛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培植骨干企业,用新发展理念调结构、转方式、增实力,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上寻求文化发展的大突破,力求孕育更多的城市经典。

    二、活化文化展陈,彰显城市魅力

    城市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地方,也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城市文化的魅力来自于丰富多彩的呈现。把文化作为城市客厅来布置,心中装着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追求,以方便人民舒适生活为目标,把握文化消费需求,不固步自封,不抱残守缺,不自以为是,锐意改革创新,梳理现有文化资源,挖掘潜在文化资源,开发创意文化资源,使城市的文化表达更符合现代审美品位和社会需求,使活化的文化展陈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是恢复具有人文气息的市井生活。背包客、自驾游的旅游需求更多地关注当地人的市井生活。要依托扬州古城古街古巷众多的优势,利用微更新的修复手段,突出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集聚民间资本,吸引文化名流入驻,丰富文化雅集活动,增加扬剧、评话、弹词、木偶等地方传统艺术的驻场演出,使仁丰里、皮市街、南河下等老街坊有入眼的景观、走心的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扬州市民生活,让具有人文气息的市民生活成为外来旅游者领略风土人情、体验市民生活、欣赏扬州文化的一扇窗户,使外来旅游者流连忘返,融入其中,使古街巷游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开发具有现代特征的旅游产品。扬州旅游产品开发需要系列化,动静结合、新老嫁接、大小相宜、远近兼顾是基本要求。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对众多的文博场所,按照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要求,把握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活化展陈方式,增强扬州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同时,把目光聚焦到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善于从优秀历史文化中提取扬州元素,强化以全息投影、VR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依托主题公园、音乐茶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历史园林、小剧场等载体,用创意呈现丰富多彩的扬州文化,使沉睡的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三是打造具有发展机会的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舞台、释放城市活力的策源地、创新文化的汇聚地,他们用有限的空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培育了新兴文化业态。要通过优惠政策、优良环境、优质服务,集聚年轻人,让年轻人创新的活力迸发,使他们尝到政策甜头,未来有奔头,工作有劲头,提升城市的品位,汇聚创新创业创造的强大合力,大力发展办公室、实验室、工作室经济,用创新文化滋养城市发展,让古老的城市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三、转化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实力

    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对城市来说,文化资源一旦被合理开发利用,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文化的活态传承,体现其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要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事业发展需要政府花钱投入,但文化产业做好了一定可以赚钱。一味靠施舍的文化是没有出息的,也是难以让人尊重的。文化要守住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底线,更要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文化消费,繁荣城市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唯有如此,文化才能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意义、活得好、活得长,保护传承才有保障。创意引领、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创造性转化、有机融入是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快文化资源转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手段。

    一是用创意为经典产业增效益。工艺美术、毛绒玩具是扬州的经典产业,一度时期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原创设计能力,处于产业链低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思维。经典产业一旦与现代创意相遇,便会枯木逢春,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要通过各种创意设计大赛,汇聚创意,招揽高手,开发新品,打造品牌,创新模式,重新夺取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让经典产业经久不衰。

    二是用创意为文化产业增动能。文化产业小低散格局困扰着城市的发展,有文化无产业的症结在于其动能不够。要因势利导、分类指导,着重在创意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构建、品牌推广策略、工匠精神培育、社会资本介入等方面有的放矢,出台有关政策,推动落地落实,使传统文化产业脱胎换骨,涅槃新生,重振雄风,擦亮城市文化的名片。

    三是用创意为支柱产业增后劲。支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涵养,文化是其发展最大的后劲,其重要标志就是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创意的导入。站在互联网经济的风口,抓住智能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吸引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技研发队伍,用创意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推动支柱产业革新工艺、优化管理、增强功能、降低成本,促进其加快动能转换,迈向产业链中高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壮大城市实力。

    四、深化文化改革,激发城市活力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活力在基层,希望在创新,出路在改革。要冲破成功的束缚,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在文化资源配置上着眼于运河文化形象展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实绩论英雄,以实干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一是政策撬动。围绕文化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强化政府主导,政策指导,协调疏导,坚持体制内外一视同仁,政策供给一以贯之,深化改革一着不让,用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跟进,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文化主体由生产者向供给者转变,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面向社会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扶持符合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配合、上下联动的文化建设大合唱,力求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

    二是典型带动。围绕文化高质量发展,在创意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知名品牌培育、人才引培、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等方面,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引导并加以解决,对有先导性、探索性的好做法在理论上总结并加以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当前,要更加注重文化资源转化,及时总结文化创意大赛设计的经验教训,调整方向,完善细节,注重实效,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板块。对仁丰里、皮市街等历史街区的微更新改造,更加注重民营资本注入和社会力量参与,使政府财政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对以众创空间为载体的文化创意集聚区的打造,更加注重环境营造,特别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争先的氛围,使其成为创新文化的策源地。

    三是组织推动。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文化建设,不仅在思想上真重视,而且在工作上会推动。理念一变天地宽,改革创新办法多。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经济属性,在坚持正确导向、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下决心解放思想,树立融合发展的思想,更多地借鉴经济工作的理念、产业推进的思维、绩效考核的导向,注重文化集聚区的打造、招商引资的推进、企业服务的加强、文化人才的引培、优惠政策的精准,在文化品牌打造、形象企业培育、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创佳绩。

 

地址: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教学主楼六楼 邮编:225009 电话:0514-87975626 传真:0514-87975833
CopyRight @ 2014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